中国作为世界第4大氧化铝生产国,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,对赤泥的综合利用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。我国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,经济、社会效益显著,应用前景广阔。
由于赤泥结合的化学碱难以脱除且含量大,又含有氟、铝及其他多种杂质等原因,对于赤泥的无害化利用一直难以进行。世界各国专家对赤泥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,综合利用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。
由北京科技大学、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承担的“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制备路面基层材料理论与实践应用”项目通过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。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,该成果填补了赤泥基多固废复合材料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空白,对我国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,经济、社会效益显著,应用前景广阔。
本次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李龙土教授任组长,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、教授级高工隋同波,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王栋民教授为副组长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张以河教授,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张文生教授,北京工业大学崔素萍教授,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刘英研究员,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周永祥研究员,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李志国高工组成。
鉴定委员会在认真审阅了鉴定材料、听取项目组的工作报告、研究报告、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用户使用报告和专家现场考察报告,经过质询和讨论后,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。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,项目主要创新点表现在:
一是基于地学“热液蚀变”理论,提出了赤泥煤矸石物料体系硅铝质惰性矿物复合热活化的新方法,有效提高了赤泥等固废中硅铝质惰性固废胶凝活性。二是阐明了随着硅铝质凝胶材料水化龄期的延长,存在硅对铝的四配位同构效应,揭示了物料硅(铝)氧四面体聚合度对胶凝材料硬化体中Na+的固话机理,为赤泥等固废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。三是发现了赤泥等多种固废资源的复合协同效应,研发了多固废协同利用新技术,促进了多固废的协同综合利用。四是开发了湿赤泥均化分散新技术,形成了赤泥基路面基层材料施工工艺,减少了赤泥干燥和脱碱的环节,实现了赤泥、煤矸石等固废在公路基层中的高掺量和低成本利用。该成果实际应用于山西华兴铝业有限公司的道路工程,施工工艺便捷,应用效果良好。建议尽快推广应用。
赤泥堆存不但需要一定的基建费用,而且占用大量土地,污染环境,并使,严重的阻碍了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氧化铝厂大都将赤泥输到堆场,筑坝湿法堆存,靠自然沉降分离使部分碱液回收利用。